宜宾特产之大头菜。记者 周密 摄
长假结束,来宜宾过年的人们已然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返乡,而宜宾特产则成为他们携带的首选。2月7日,记者采访后了解到,宜宾特产已随着这些人采购的步伐走出了四川。
“河南、浙江、安徽、湖北、云南外地人基本上都说普通话,一听口音就知道,再和他们聊聊才发现,好家伙,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在南岸金发市场附近的一家宜宾土特产店内,店主田女士向记者细数春节期间来店里消费的顾客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田女士告诉记者,在春节长假期间,小店的销售能上万元,这比平时好了不少。
“很多人都在回去的前几天来采购宜宾特产,竹特产荪、豆腐干、黄粑、榨菜等都很受欢迎。这些人中间有在外工作的宜宾人,也有不少是外地人来宜宾过年,顺便带点特产回去。”田女士说,宜宾人嗜辣,一些外地人不习惯这类口味,她就增进了不少不放辣椒的特产,比如榨菜、豆干等。
无独有偶,2月6日,在江安县青云街的一家炒米糖店内,店主告诉记者,自家的手工炒米糖也被外出务工的人们带到了全国各地。
“有顾客在上海工作,一回家就专门来我们店买炒米糖。她说,觉得家乡的味道最好。也有顾客来买炒米糖并真空包装后寄到外地。别看我没怎么出远门,可我们家的糖已经走到全国各地了。”小店店主朴先生说。
“我每次回家都会带点特产回去,比如豆腐干、黄粑、大头菜等等,甚至是家乡的辣椒面我都觉得比外地香。”在工作的宜宾市民徐颖说。
另,在春节期间,记者在重庆机场候机厅内某书店看到,书店的架子上售放着产自宜宾江安县的黄粑,店员告诉记者,这款黄粑的销售情况不错。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